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的国家,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使得我国不同地区的网民,都有着独属于每个地方的口音。在山川遍布的南方,那更是“三里不同调,十里不同音”,可以说,是相当有地方特色了。

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就要问了,这口音和方言又不是一段时间里发展出来的。而且古代也不像我们现在这样,有普通话作为不同地区的人交流的媒介。在古时候,人们出了远门的时候,都是靠什么来交流的呢?


(资料图)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的时候,周王朝的建立者,周文王和姜太公,就发现了这个问题。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周文王还制定出了一套十分严格的“官话”标准。这个“官话”,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雅言”。

但是当时的“官话”毕竟有着非常之大的局限性,再加上受限于科技水平,这种“官话”并不像我们现在的普通话一样,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普及。所以从周王朝开始,历朝历代都诞生出了各自的“官方语言”。哪怕是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也是从这从古至今不断被改进的“官话”发展过来的。

最初的时候,“官话”的口音基本上集中在河南一带,因为河南多平原,再加上在古时候,中华文明常常自称“中原文明”,所以使用河南等地的语言来作为“官话”,也就显得十分合理了。但随着各个朝代的土地面积增大,用河南地区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就显得有些不合适了。再加上各个王朝的皇帝家族也不见得都是中原人,所以在这一时期,古代先民们就学会了“创造语言”。

说是“创造语言”,但实际上也就是把各个朝代的“官话”进行统合,最后精炼出一个相对适合更多人的口音罢了。毕竟从文字的运用上来讲,大家使用的都是汉字,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只能多动动笔,多写一点儿字了。

看到这里,想必有的人又要问了,那在几千年的封建历史中,有没有皇帝上朝的时候,就只说方言呢?其实,这种皇帝上朝都说方言的情况,还真就发生过。比如说在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最喜欢挂在最边上的“咱”这个字,其实就是朱元璋家乡方言的一种体现。只不过随着朱元璋越坐越大,他也渐渐掌握了成体系的“官话”,所以就不再说方言了。

不过除了朱元璋之外,有关皇帝说方言的记录,还真就没有多少。皇帝毕竟是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的威严,所以能够让他们放弃官话,说出方言的场合,还真就不见得能够记录下来。比如说在清朝流传下来的皇帝《起居注册》,就明明白白地把皇帝不能说这件事给写得清清楚楚。而且非但皇帝不能说,清朝的读书人们也必须最少要达到“官话二甲”,才能够得到参加科举入仕的机会。在雍正时期,因为两广地区的学子说话常常带有口音,雍正还专门下令,要求两广地区的官员专门开办“口音学校”,要求学子们纠正口音,否则的话,朝廷就不予录用。

除了雍正皇帝之外,康熙和乾隆这两个皇帝也尝尝因为口音而找臣子的麻烦。不过由于康熙自诩神童,觉得大臣们的口音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不怎么喜欢为难他们罢了。但是乾隆皇帝却不一样,在《清实录》这本书中,就记载了一个因为“审音御史”没能听出考生口音的问题,所以被乾隆罚了几个月薪水的故事。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的时候,“官话”的音调就与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没有了什么差别。前文中我们也说到了,普通话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被整理出来,其实就是在参考了古代“官话”之后,进一步改进所得到的语言系统。

而且不同于清朝时期的“官话”,我们现在说的普通话,比清朝时期更具有普遍性和科学性。不管学普通话的人是住在山里的,还是住在高原上的,又或者是住在草原上的。也不管你是文盲还是知识分子,只多听多读,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利用普通话和他人进行交流。甚至于对于一些脑子灵活的人而言,都不需要专门去学习普通话,听着听着就会了。

古代都是方言没普通话,皇帝是怎么听懂大臣们说话的?

古时候没有统一的语言,大家出远门怎么交流?皇帝上朝听得懂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