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宣传海报


(资料图片)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在红河,独特的区位、文化、气候、资源优势,让这里拥有打造世界知名影视拍摄基地的极佳条件,浑然天成的“摄影棚”优势,吸引了一大批影视名家赴红河开展影视创作。

伟大的时代孕育优秀的电影精品。早在20世纪50年代,由著名作家白桦创作,取材拍摄于红河的黑白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就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红色经典”浪潮,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描写少数民族题材的影片。20世纪80年代,红河少数民族语影视译配工作开始走向正轨,首部用哈尼语配音的电影《山寨火种》赢得了广泛关注,用哈尼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配音的电影让党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极大地丰富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文化生活。“以‘译制’为桥梁,‘电影’为纽带,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力量传播出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红河州少数民族语影视译配中心主任曹林芹说。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引领一个时代的火热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红河在党中央的光辉民族政策照耀下,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汇各方影视人士,成为民族题材影视创作拍摄高地。

题材、创作、拍摄均在我州完成并成功上映的《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红河电影三部曲”,在本世纪初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中呈现出“异军突起”的良好态势,被国内影视界美誉为“红河现象”。

电影宣传海报

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推动红河影视产品取得“累累硕果”的源泉力量。近年来,在红河取景拍摄的院线影片《芳华》《无问西东》《风吹红河谷》等先后上映并掀起观影热潮;4集纪录片《滇越铁路生命的故事》相继在云南卫视、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出,获得了广泛赞誉;电视剧《战火中的青春》、纪录片《西南联大》《九零后》等,用镜头讲述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故事;纪录片《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立足传承、保护农耕文化和世界遗产,经央视播出后收获好评如潮;红河本土影视队伍出品的电影《再见土拨鼠》荣获第三十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奖、最佳导演处女作提名奖等四项大奖,为云南影视争得了荣誉……

一大批深耕本土优秀民族文化创作的影视作品在红河电影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花杆王》等等,都是当时的‘热片’。”说起红河的电影,红河州农村电影发行管理站站长马刚如数家珍,“一部部优秀影片把红河州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发展变化以及少数民族可亲可敬可爱的质朴形象搬上银幕。通过影片,观众可以更好地了解红河、走进红河、爱上红河。”

风光秀丽、历史厚重、人文荟萃、素材丰富,红河州具备民族影视创作的丰沃土壤。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影视产业发展,不仅成立工作小组和专班,把影视工作具体抓,抓具体,还出台试行办法,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符合条件的本土文艺精品和取材于红河,荣获省级、国家级表彰的影视作品均给予补助奖励,为红河影视产业发展创造新环境,大力推动红河影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民族电影是中国电影画廊的瑰宝,承载着书写传播传统民族文化和时代社会文化的重任,势必大有可为。未来,我州将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影视制作机构和影视人的合作,不断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以民族影视艺术再现红河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创作一批历史意义重大、具有民族特色和深刻文化内涵,反映新时代红河精神的民族精品力作,以影像为媒,凝聚起各民族团结奋进新征程的磅礴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陈楠 审核:卢秀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