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提出以后,有些家长就会觉得这是放养,孩子没有压力了,这是对政策的误解,而是要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双减政策落地家长应该怎么办?

双减政策就是提倡放养吗

如果认为“双减”之后,孩子“放养”,家长“放飞”,那就错了。最近几年,国家密集出台了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思想政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系列文件,鲜明指示了未来的人才是什么样。一个对孩子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不能再认为给孩子多报班、多陪课就是尽责任,而要真正参与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事业中,这才是需要孩子、家长全力以赴的“大考”。

打个比方,“双减”和一系列其他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不是不让射箭了,而是换了一个更远的靶子,更考验选手。

在“双减”背景下,首先父母要设立适切性目标,树立科学的育儿观,尊重子女的个性成长,不要与“别人家的孩子”比长短;其次,建立主动性陪伴,父母应主动增加与子女的接触时间,主动陪伴子女读书学习、锻炼和休闲娱乐,而非让课外辅导机构替代父母的陪伴责任;最后,开展平等性对话,父母应倾听子女成长心声,以“互动”替代“专断”,加强情理交融的父母人格修养。我们必须承认,父母为其子女报补习班是一种“爱”,但父母需要对这份“爱”心存边界感,否则这份“爱”将是其子女难以承受之重。

双减政策落地家长应该怎么办

家长应该更“用心”。

第一,用心读懂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不是只有学业成绩优秀才是有前途的,父母需要花心思深入了解自己的孩子,去读懂孩子真正的需求,读懂他的兴趣爱好、天赋潜能,帮助孩子找到内心的“火花”,而不是按照家长的标准设计孩子的未来。

第二,用心陪伴孩子。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不能上辅导班,家长要尽可能用更多时间陪伴,或是规划适合孩子的素质提升计划。阅读、运动、郊游、交流等高质量的陪伴成为家庭教育的关键,家长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

第三,用心培养孩子。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越来越重要,过去大多数家长习惯了以催促监督为主的“外驱”模式驱使孩子学习,而现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成为重中之重。“内驱力”包括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同时,家长要和教师协同,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包括怎么预习、复习、纠错、总结归纳,怎么运用线上线下多元学习方式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