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大脑作为人体最重要的中枢器官之一,控制着人体大多数行为,同时也是维持人体代谢、体温等多种生理功能稳定发挥的关键。当脑组织因缺乏血液与氧气而出现相应坏死时,即“脑梗塞”,则意味着人体多个器官与系统无法参与正常的生理功能运转,甚至影响生命。

除对脑梗塞患者实施确切的治疗干预外,还需充分结合患者表现出的个体差异与病情特点,制定符合其疾病发展趋势的护理干预方案。那么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的急性阶段与后续的恢复阶段期间,要如何护理呢?接下来,从饮食、心理、康复以及并发症预防4个角度,分析针对脑梗塞病情发展特点的护理干预方案。

正式开始护理前需充分做好基础护理,让脑梗塞患者在整洁干净的环境中接受干预,同时保证室内定期通风、消毒。将室内温度与湿度控制在患者感觉舒适、干爽的范围内。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衣物与床单。随后进入四步护理环节。

饮食护理。指从优化患者饮食结构、提高饮食质量等角度出发,完善护理内容。首先,患者进入急性期应禁食,通过肠外营养支持等方法,保证患者生理机能正常运转、生命体征相对稳定。随后,患者进入稳定期后,应充分调整饮食结构中的盐分与油脂比例。多补充维生素B族含量高的食物,达到降低便秘发生风险、提高患者康复速度的目的。

心理护理。指患者因疾病以及个体差异形成负性情绪后予以心理疏导。从指导患者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的态度等角度出发,引导患者积极参与治疗与护理。同时重视家属配合,协同家属共同开展心理护理。此外,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应积极观察患者心理波动变化,并予以严密监测避免心理问题持续发展。

康复护理。指患者度过急性期进入稳定期后,借助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等技术,协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并减缓脑组织的不可逆损伤。可借助神经系统康复训练,对存在严重神经与中枢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予以定向干预。在了解患者心理变化的基础上,及时通过肢体语言观察患者诉求。此外,随着患者病情好转,逐渐协助患者开展穿衣、穿鞋、洗漱等简单的日常活动康复训练,以达到协助患者及早恢复生理功能的目的。

并发症预防。指在患者卧床期间充分进行按摩与拍身,避免压力性损伤。针对患者长期卧床的特点,应充分调整床头角度,避免误吸以及吸入性感染。

文/郭玉环(金乡县人民医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