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手足口病进入夏季高发期,家长须提高警惕,做好孩子手足口病的早期识别。

认识手足口病 早诊早治


(资料图)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5岁以下儿童尤为易感。手足口病以发热、口痛、厌食,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或小溃疡为主要特征。

手足口病在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病,每年夏秋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手足口病可以通过粪-口、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还可以通过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皮肤或者黏膜、疱液,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等造成传播,传染性强且传播途径较为复杂。

多数患儿一周左右可自愈,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如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会导致严重后果。一旦宝宝出现持续高热,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现小疱疹,则需到正规医院及时就诊,接受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消毒隔离:患者确诊手足口病后,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治疗的同时,还需积极进行消毒隔离,避免病毒传播。通常情况下,手足口病的隔离期在感染后14天结束。患儿使用过的物品,均须按照要求进行彻底消毒,可使用含氯消毒液浸泡,不适合浸泡的物品则需置于阳光下暴晒。患病期间,不应让患儿到幼儿园上课,同时,家长应第一时间将诊断结果告知幼儿园,以免传染病在园内传播。

环境管理:患儿的房间需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家长接触患儿前,替患儿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饮食营养:由于口腔疼痛导致患儿畏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为了避免进食时引起疼痛,食物温度要避免过凉或过热。及时为患儿补充水分。

口腔护理: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的口腔都会出现小疱疹,存在口腔疼痛症状,常会流涎、拒绝进食、哭闹,家长应做好宝宝的口腔清洁工作。患儿进食前后均可使用温热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卫生、促进疱疹愈合。若患儿年龄较小,不易配合,家长可用无菌棉签蘸生理盐水反复清洁患儿口腔,注意动作要轻柔,以免刺激口腔疱疹引起疼痛。

皮肤护理:家长应为患儿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患儿抓破皮疹,若有破溃,可用碘伏消毒。保持患部皮肤干燥、清洁,以促进皮损愈合。

运动管理:患儿应多加休息,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劳累。病情好转后,可以散步或进行舒缓运动,注意控制活动量,当患儿出现头晕、疲劳等不舒适的情况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患儿运动时,家长应看护陪同,以确保安全。

文/赵伟欣(山西省儿童医院)

推荐内容